中國防癆協會理事長劉劍君在19日開班式上強調,青年人才是結核病防治事業的未來,領軍人才培訓班旨在全面提升學員戰略思維與實戰能力,推動“健康中國2030”結核病防治目標實現。江西省疾控局局長李中堅在致辭中表示歡迎全國同仁齊聚南昌,分享經驗,共促發展。開班儀式由中國防癆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成詩明主持。
在專題授課環節,中國疾控中心結控中心主任趙雁林以《結核病主動篩查應用性技術對策》為題,結合當前防治現狀,介紹了社區和機構開展主動篩查的重點人群,他強調要持續推進三大關鍵項目防控落地,從早期發現、技術支撐、人員能力到全球協作,全方位推進結核病防控,最終實現“終結結核流行”的目標。隨后,江蘇省疾控局監測預警處處長陸偉圍繞《結核潛伏感染門診建設規范設置》,從門診功能分區、操作流程、質量控制等方面詳細講解,為基層篩查工作提供技術指引。
中國防癆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成詩明帶來《我國結核病防治策略發展技術路線圖分析》報告,系統梳理了從DOTS策略到END-TB戰略的演變路徑,結合《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2024-2030年)》核心目標,提出技術路線優化方向。
中國疾控中心教育培訓處(研究生院)處長么鴻雁分享《結核病防治實用技術評價案例》,通過具體案例,剖析了“文獻研究-真實場景驗證-團體標準制定”的技術評價全流程。中國防癆協會副理事長鐘球主持本次的授課環節,全體學員就當前技術推廣難點展開討論,現場互動熱烈。
在分組匯報環節,來自三屆培訓班的7名學員代表邱玉冰、鮑方進、熊瑜、胡嘉、何昱穎、陳園園、張玉,在中疾控結控中心應用技術部主任黃飛、綜合業務部主任徐彩紅、監控評價部主任劉小秋的指導下,分組負責1-3個《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2024-2030年)》核心指標,從目標設定、考核標準、實施難點等方面進行深度解讀。劉劍君對授課內容與學員發言進行點評,肯定學員的專業思考。
當天下午,培訓班組織互動交流與團隊建設活動,學員通過案例研討、小組協作等形式增進了解,強化團隊凝聚力。
在4月20日的授課環節中,中國防癆協會副理事長鐘球以《臨床研究課題的注冊、備案和質量評估》為題,系統講解科研項目管理規范,強調注冊備案對提升研究可信度的重要性,為學員開展高水平臨床研究提供方法論支持。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林明貴教授結合結核潛伏感染治療現狀,詳細介紹PPD皮試、γ-干擾素釋放試驗(IGRA)、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EC)等方法,為推進潛伏感染干預提供了技術經驗。
中國防癆協會研究員、中國防癆聯合體秘書長高磊研究員圍繞《無結核社區建設的地區差異性策略》,分析不同經濟水平、人口結構地區的建設特點和難點,強調無結核社區建設要因地制宜,通過疫情監測界定重點人群,利用多樣篩查技術提高覆蓋率,推廣新技術,進行周期性評估以追求效益最大化,防控策略需與時俱進。為推進無結核社區建設提供了針對性的思路。
中國防癆協會研究員、中國防癆聯合體秘書長高磊研究員授課
在學習心得分享環節,三組學員代表分別從“領導力與戰略思維”“科研與創新”“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等維度,踴躍發言,結合自身工作實踐交流培訓感悟,現場氣氛熱烈。
劉劍君理事長在總結發言中指出,青年領軍人才需兼具專業深度與戰略視野,既要深耕技術細節,也要關注政策導向與行業趨勢,以系統性思維推動防治工作高質量發展。他強調,協會將持續搭建交流平臺,支持青年人才成長,助力“健康中國”結核病防治目標實現。
此外,本次培訓班還組織了黨建活動,全體學員前往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重溫革命歷史,感悟“八一精神”。學員們通過參觀文物史料、聆聽現場講解,深刻體會紅色基因在公共衛生事業中的傳承意義,進一步強化職業責任感與使命感。